被黄仁勋请上台的10位机器人
2024-03-25 10:42:31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来源:锌产业   作者:山竹


能被老黄请上台的这些机器人,都是何方神圣?

在生成式AI席卷全球、大模型之战愈演愈烈、GPT-5若隐若现时,黄仁勋带着他的全新GPU产品Blackwell来了。

作为为各类生成式AI背后提供算力的男人,这次黄仁勋在GTC 2024上带来的Blackwell GPU最大可支持10万亿参数模型训练,将生成式AI军备竞赛的想象空间又一次扩大了十倍。

如今的黄仁勋,已经不再是十年前在小米发布会上被要求“不可以讲英文”的“米粉”,如今老黄的GTC也已经成了人工智能领域一年一度的风向标。

也就是在GTC 2024上one more thing时间段,黄仁勋请上了10位(人形)机器人,官宣了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 Project GR00T的发布。

另一个技术狂潮的帷幕就此掀开。

当看到老黄背后那一排人形机器人时,相信不少人会有和我一样的疑问:

能被老黄请上台的这些,都是谁家的“铁疙瘩”?

为此,锌产业翻阅了诸多资料,就被黄仁勋请上台的这10位机器人,为大家依次进行了一个梳理介绍(从左到右):

1、Figure——Figure 01

Figure成立于2022年,总部位于硅谷,目前拥有80名员工,团队核心员工不少都是苹果、谷歌、特斯拉等知名机构的前员工,创始人Adcock更是美国知名连续创业者。

与此同时,Figure还是OpenAI参投的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。

Figure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名为Figure 01,是一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,这款机器人身高168cm,体重60kg,最大负载20kg,最长续航5小时,行走速度为1.2m/s。

Figure 01是2023年3月正式对外公开的项目,但正式对外展示第一个真机行走演示视频,是在2023年10月。

由于拥有强悍的创始人,再加上强大的研发团队和真机产品,如今这一成立仅两年的机器人团队已经是人形机器人领域明星团队,并与OpenAI建立了投资合作关系。

前不久(3月13日),Figure还发布了与OpenAI合作、搭载视觉语言大模型(VLM)后的首个演示视频。

视频中,Figure 01可以与人类进行自然交互,识别人类意图,将苹果递给人类,还可以自己收拾水杯、盘子。

目前,Figure 01已经学会了制作咖啡,能够自主执行任务,并在宝马位于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的汽车工厂接受测试。

Figure成立这两年里,已经拿到了三轮融资,今年2月在拿到6.75亿美元的B轮融资后,Figure估值已经达到了26亿美元。

背后的投资天团包括英特尔、英伟达、亚马逊、微软、OpenAI、三星、LG等众多巨头和大佬。

2、宇树科技——H1

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,总部位于杭州市滨江区,创始人王兴兴曾就职于大疆,后到杭州创业,成立了因机器狗(四足机器人)为公众熟知的宇树科技。

在2023年之前,宇树科技研发了多款四足机器人,例如2017年发布的Laikago、2019年发布的Aliengo、2020年发布的A1,以及2021年发布的Go1。

2023年,宇树科技发布了四足机器人Go2,在官方产品介绍中,这不仅是一款具身智能机器狗,还将基础版产品售价压缩到了万元以内(9997元起售),售价比小米同年发布的CyberDog 2(12999元)还要具有性价比。

作为国内四足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,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上过2021央视春晚、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、2023美国超级碗赛前表演、2023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,相关产品演示视频在网上也广为流传。

同样是在2023年,在WRC 2023期间,宇树科技首次对外发布了(通用)人形机器人H1,这款人形机器人身高180cm,体重47kg,行走速度3.3m/s,最大关节扭矩360N.m,续航1小时左右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据官方消息显示,这款人形机器人在2023年年底已经实现了小批量量产和发货。

王兴兴在WRC 2023上曾指出,“目前通用人形机器人在技术层面已经迈过了一个鸿沟,未来几年大家只要把一些工程上的问题解决了,就可以发挥很大的生产价值。”

作为国内明星创业团队,宇树科技成立至今以每年一轮的速度在融资,今年2月B+轮融资融了近10亿元,此前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、顺为资本、经纬创投、源码资本、深创投、美团、金石等一众明星资本和巨头企业。

3、Apptronik——Apollo

Apptronik成立于2016年,脱胎于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以人为本机器人实验室(Human Centered Robotics Lab),因在2017年与NASA联合开发的人形机器人Valkyrie而闻名于世,是人形机器人领域一个老牌团队。

Apptronik也是一个高产团队,在过往十年里,该团队一共推出过超十款机器人,基于过往这些人形机器人的开发经验,Apptronik在2023年8月对外公布了他们研发的另一款人形机器人,Apollo。

Apollo身高173cm,体重73kg,最大负重25kg,电池续航约为4小时,主要用于工业和仓库环境,帮助人类解决货物搬运等任务。

最新消息是,Apollo已经在今年3月被奔驰用一纸合同雇佣到了位于匈牙利的一座工厂中。

关于具体应用情况,Apptronik给出的消息是,他们正在和奔驰探索诸如让Apollo做零件质检(由工人二次检查)、货物搬运等工作。

Apollo是这次被老黄请到GTC 2024舞台上的10款机器人之一,也是Apptronik公司第一款真正实现商业应用的人形机器人产品。

预计这款产品会在2024年年底发布,2025年量产商用,售价预计不高于5万美元。

Apptronik CEO Jeff Cardena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,“未来人形机器人的价格将会和汽车价格相当。”

值得注意的是,后面我们会提到的Sanctuary AI机器人Phoenix原型机的硬件部分,据称也是由Apptronik提供。

4、Agility Robotics——Digit

Agility Robotics成立于2015年,是由俄勒冈州立大学(OSU)动态机器人实验室孵化出的一家机器人公司。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OSU这一团队在2015年也曾参加过DARPA在美国搞的DRC挑战赛,算得上是全球人形机器人元老级团队之一。

目前,这家公司主要产品有两款,Cassie和Digit。

Cassie是Agility Robotics在2017年发布的一款半身双足机器人,这其实是面向科研领域的机器人开发平台,尤其对于做步态算法研究,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科研平台。

这款机器人身高约为100cm,体重为31kg,发布后被美国不少顶级高校拿来做科研实验,先后学会了行走、跑步、跳远、跳高、骑平衡车等动作,甚至在2022年用24.73秒的成绩打破了机器人界百米跑吉尼斯世界纪录。

Digit是Agility Robotics在2019年基于Cassie改造的一款人形机器人。

截至目前,Digit已经迭代了四个版本,并在2023年10月开始到亚马逊“打工”,在亚马逊位于西雅图南部的物流中心进行应用测试。

亚马逊在物流中心引入Digit,是想进一步提高仓库内部运作效率,从而提升整个物流环节的效率。

同样是在2023年,Agility Robotics官宣,公司位于俄勒冈州塞勒姆6500平方米的人形机器人工厂「RoboFab」接近完工,将在年内投产。

据Agility Robotics官方透露,「RoboFab」用于生产人形机器人Digit,落成首年产能将在数百台,未来年产能将会提升到10000台。

工厂首批产品计划在2024年初交付给合作伙伴,2025年正式批量生产并销往全球。

Agility Robotics CEO Damion Shelton称,“RoboFab的建成投产标志着商用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生产时代已经来临。”

5、Sanctuary AI——Phoenix

Sanctuary AI成立于2018年,总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,创始人Geordie Rose曾是量子计算明星团队D-Wave的创始人,以及明星机器人公司Kindred的核心员工,也是一位明星创业者。

自成立以来,Sanctuary AI研发的人形机器人Phoenix已经更新到了第六代,Phoenix身高170cm,体重70kg,最大负载25kg,最高行走速度为4.8km/h。

2023年3月,Sanctuary AI官宣与加拿大轮胎公司 (CTC) 合作,并在CTC完成了首个通用人形机器人商业部署。

在此之前,Sanctuary AI的人形机器人在Mark's零售店进行过测试,在为期一周的测试过程中,这款人形机器人成功完成了110项零售任务,包括店前、店后工作活动,例如拣货、包装商品、清洁、贴标签等。

Sanctuary AI在2022年3月完成了5850万美元A轮融资,并拿到了加拿大政府提供的2200万美元的战略创新(SIF)投资,这也让该轮融资超过了8000万美元,换算成加元,则已是过亿加元。

另外,Sanctuary AI的Phoenix在2023年还入选了美国《时代》周刊200项最佳发明奖。

Sanctuary AI CEO Geordie Rose称,“我们的技术已经可以在医疗、酒店、物流、零售、仓储等数10个行业中执行数百项任务。”

Sanctuary AI的目标是,打造能够完成人类可完成的任何工作的通用人形机器人。

6、1X Technologies——NEO

2023年3月,OpenAI创业基金领投了一家挪威机器人公司,这家公司就是1X Technologies,这也是OpenAI投资的第一家硬件公司。

1X Technologies成立于2014年,目标是研发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机器人,为全球提供机器人劳动力。

目前,这家公司已经开发出了两款机器人,分别名为EVE和NEO。

前者EVE是2022年年初1X在北美和挪威推出的第一代拥有双臂的轮式机器人,这款机器人高186cm,重86kg,最高运行速度为14.4km/h,最大负重15kg,持续运行时长为6小时。

EVE最初面向的是医疗行业应用场景,被定位为医疗护理机器人,帮助护理人员负责医院后勤工作。

据外媒Nordic 9在2023年的报道数据显示,这款机器人已经销售了上百台。

后者NEO是专为执行日常家庭任务设计的双足人形机器人,身高165cm,体重30kg,行走速度4km/h,跑步速度为12km/h,最大负重20kg,电池续航2-4小时。

这款产品正是被老黄请上GTC 2024舞台上的另一款人形机器人,不过,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,还未正式对外发布。

也就 是老黄面子大,请出了1X还未发布 的真机 。

之所以能成为被老黄第一个请上台的人形机器人,主要原因还是它在大模型应用上很是激进。

早在2023年融资后,1X就引入了OpenAI的具身智能大模型,1X CEO Bernt Øivind Børnich当时表示,“1X的下一个里程碑将是扩展具身智能的数据收集策略,并向消费者提供NEO。”

继去年OpenAI领投的2350万美元A2轮融资后,今年年初,1X又官宣了瑞典风投基金EQT Ventures领投的1亿美元B轮融资,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

7、傅利叶智能——GR-1

傅利叶智能成立于2015年,总部位于上海张江,团队以研发医用外骨骼机器人成名,2021年入选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
傅利叶智能此前已经在康复机器人领域推出过多款产品,包括2016年发布的上肢康复机器人Fourier M2、2017年发布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Fourier X1等明星产品。

傅利叶智能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GR-1是在2023年。

2023年7月,在2023年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 2023)期间,傅利叶智能发布了人形机器人GR-1,官方称之为GR-1通用人形机器人。

这款人形机器人身高165cm,体重55kg,最大负重50kg,全身拥有40个自由度,行走速度为5km/h。

傅利叶智能同样是一家颇受资本青睐的团队,自2015年成立以来,以年均一轮融资的速度发展到现在,已经融到了E轮融资。

背后投资团队包括IDG、元璟、软银、沙特阿美、临港科创投等国内外知名投资团队。

据悉,傅利叶智能GR-1在2023年11月已经官宣量产并陆续对外交付。

8、波士顿动力——Atlas

波士顿动力( Boston Dynamics )成立于1992年,脱胎于麻省理工学院腿部实验室(MIT Leg Lab),是人形机器人领域成名已久的老牌网红团队,曾是NASA官方合作机器人企业,在全球一直享有盛名。

波士顿动力的成长经历一直备受全球关注,这一方面是因为该团队不少研究成果被以视频的形式上传到了YouTube上,掀起了机器人网络炫技风潮。

另一方面即便是这样一个明星团队,也因这一领域普遍存在的商业化问题,先后辗转被谷歌、软银、现代汽车收购,一直是整个行业发展的缩影。

波士顿动力同样是一个高产机器人团队,自2009年起,先后研发了BigDog、Petman、Cheetah、Spot、Atlas等多款四足、双足机器人,学会了奔跑、跳舞、后空翻、搬运货物等技能。

研发人形机器人也是自2009年10月起,当时的Petman同样是只有下半身的双足机器人,当时这款机器人研发初衷是为了替代人类在危险环境工作而生,是波士顿动力初代人形机器人。

波士顿动力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是四年后、2013年发布的Atlas。

彼时,Atlas身高188cm、体重150kg,当时这款戴着消毒面具的机器人,主要是为了应用于灾害搜救工作而研发。

Atlas在之后几年里一共进行过多次迭代,2016年,二代Atlas身高进化到了175cm,体重降到了81.6kg;2018年,三代Atlas身高进化到了150cm,体重为80kg。

当Atlas进化到第三代时,已经能够实现1.5m/s的行走速度,能够完成慢跑、三级跳、后空翻,甚至一些体操运动员才能完成的复杂动作。

这次被老黄请到台上的,正是波士顿动力的Atlas。

在2021年被现代现代汽车收购后,波士顿动力在2022年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,开始在认知智能、运动智能、先进硬件、伦理和政策研究四个方面展开更多技术研究。

波士顿动力由此也开始加大在人工智能+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究和投入。

9、小鹏鹏行——PX5

2020年12月,何小鹏和小鹏汽车投资并控股了2016年成立的仿生机器人研发公司Dogotix(2023年收购剩余74.82%股份),这也就是后来的小鹏鹏行。

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之一,小鹏汽车是最“不务正业”的汽车公司,2020年,小鹏汽车不仅投资了做仿生机器人的Dogotix,还投资了做飞行器的汇天科技。

后者成了现在小鹏汽车的飞行汽车团队——小鹏汇天,前者则是小鹏的机器人团队——小鹏鹏行。

小鹏鹏行自2020年之后一共发布过两款机器人,一款是2021年9月对外发布的机器马(四足机器人),彼时,这款名为“小白龙”的四足机器人,实际上已经迭代到了第三代。

在官方描述中,“小白龙”是全球首款可骑乘智能机器马,何小鹏在2022年称,这款产品正在逐步接近量产。

另一款则是何小鹏在2023年的1024科技日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PX5。

据何小鹏当时表示,“这款人形机器人前后经历了5个月的研发,已经能够稳定行走,可以在行走过程中完成各类越障。”

在发布会视频演示过程中,身高150cm的小鹏人形机器人PX5可以踢足球、越障行走,甚至骑平衡车,也可以抽纸巾、倒水、握笔。

何小鹏还表示,这款产品目标是在2024年可以实现在工厂中巡逻,在门店中介绍产品。

10、迪士尼——Orange、Green

作为最后登台的压轴产品,老黄还请来了迪士尼两款外形酷似瓦力的萌宠机器人,当这两台名为小黄(Orange)和小绿(Green)的机器人一蹦一跳走上台时,萌翻了全场观众。

小黄和小绿由迪士尼技术团队开发,并在2023年举行的IEEE/RSJ智能机器人和系统国际会议(IROS)上曾被展出,据当时迪士尼研究员在现场介绍:

迪士尼研发了一套基于强化学习的系统,通过这套系统不仅可以驱动这款机器人行走,还可以让它通过跳跃、小跑等动作传达出情感。

而据黄仁勋在GTC 2024现场表示,迪士尼这款产品正是在Isaac平台上学会的走路。

现在想想,GTC 2024已经是上周的事儿,但这场大会为全球科技圈带来的震撼,至今余音绕梁。

至于对人形机器人领域带来的影响,一个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Project GR00T的发布,以及随之而来的,人形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的出现和机器人研发平台Isaac的升级。

这些都将继续暗中搅弄人形机器人市场,在全球形成一波更大范围的冲击。
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